找到相关内容1880篇,用时48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五重唯识观

    影境,所以说它作外,并非其体实有。像这样,相分是依他起性的内境,和遍计所执性的外境即执着心外有实法不同,然而都属于,恐怕互相杂滥,所以舍弃缘相分的内境,只就纯属能的后三分观察唯识的道理。这是心境相对的观法,它的典据是《厚严经》的“心意识,皆非离自性,故我说一切,唯有识无余”文及《华严经》的“三界唯心”文。   第三重唯识观──摄末归本识,见相二分都依自证分起,即不外自体分上的能缘用...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1948076.html
  • 显教与密教的差别

    是智慧。《时轮根本略续广释心要光论》认为,方便是身、语、意的本性大空五字不变之乐,无的悲性,用“旺”(wam)字表示;智慧明点空六字,缘法源,用“艾”(e)字表示。从胚胎学讲,精液和月亮是智慧心...成佛。阿奢黎慧祥(Dzanyavnashri )说:密乘的特点表现在“无上方面的方便,无上修,无上智慧,无上精进,遍持弟子,加持一切烦恼,加持迅速,迅速生果,舍弃烦恼,无上心思,精通无上行的...

    索南才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512553772.html
  • 佛教死亡观

    善业、恶业、无记业的区别。善业感的是人、天善道及涅盘;恶业会感召畜生、饿鬼、地狱三恶道;无记业是不招果报的非善非恶业。为甚么善恶业会感召生命的生起或结束呢?因为造业是取执著,一取便有,有包括业有和...,共有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四种),第三种是戒禁取(执著非正因、非正道为正因、正道,使行者诳惑,障碍圣道修持),第四种是我语取(一切内身起之我执丫十二因缘提到触、受、爱、取、有。我们造业都是在取...

    郑振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94864489.html
  • 从有部譬喻师发展到经部譬喻师之思想流变(1)

    实有。而譬喻师却直接的以缘境是施设和合的假法,而指陈其非实。譬喻师说缘境非实,又主张“有染与无染,境不决定”(288中)——有情内心烦恼深浅不同,同一境,引发现起的情绪即有不同。这是唯识“境...五境,以及法处所摄色——无表色等,共有十一种。如《阿毗达磨》言:“云何色蕴?谓十色处及法处所摄色。”(大正27.383上-中)。而譬喻师法救尊者则说:“诸有色,皆五识身”,“离大种别有造色,...

    释悟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0145311.html
  • 大乘禅波罗蜜“止观法要”之抉择(2)

    五、大乘修观与次第的抉择  佛法以有情为本,关怀生命的终极问题,因为众生不但常觉受到身心与外境的制约,又时时懔于生存的迷惑,畏惧死亡的可怖。佛陀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是:先认清问题症结,接著才能真正...解脱了因为执著常见、我见引生的烦恼,并亦解脱了生死流转的锁炼。  (一)《中论》与《阿含经》同一修观与次第  本著「无我观智,要与无明我执同一”的原则,佛法观慧修持的,对象是:一、在现实...

    释性广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2747485.html
  • 成慧依定而生之探讨

    安止定(的五支)比近行更强,所以能得色界相。即于安止定,由于寻的生起,以极清净的行相而专注其心于;伺的生起而继续思惟;喜乐的生起而遍满全身,故言“他的离生喜乐是没有不充满全身的”;心一境性的生起而触于,犹如上面的盖置于下面的匣相似。这就是安止定的五支和其他近行等五支的不同处。41  论中是以五禅支的强弱来区分近行定与安止定的,同时清楚的阐明由于安止定的五禅支胜于近行定的五禅支,所以“色界相...

    释道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0747572.html
  • 佛法义理(3)

    意识:以第七末那识为依,以一切诸法为的心识。意识可分为与前五识并生的“五俱意识”及单独产生的“独头意识”两种。其它识仅能现在法,只有第六意识能遍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一切诸法。所以,意识又称为...有法,是从属于心王,与心王相应的种种复杂的精神作用。  心王与心的差异,在于取外境的方式不同,心王只取对境的总相;心则兼缘对境的总相与别相。例如当我们面对一束花的时候,心王只取花的概观;心...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85447721.html
  • 浅明自悟唯识种子颂

    种子  现比非三量,依止圣言量  相见二分说,能  自证证四分,能量量果  性独带三境,四缘诸法生  三能变识现,唯识无外境  三性三无性,示现中道义  菩萨五位行,修行十地因  转识成正智,...“舌根”为舌识依之根,能发舌识了别味境。5.“身根”为身识依之根,能发身识,了别触境。“五境”1.“色境”为眼识之境,此境有三类(一)颜色(二)形色(三)无表色。2.“声境”为耳识之境,此...

    陈国钊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62654605.html
  • 因果论的理论重点:四

    ,只列举南北两论中的前四种:因缘、等无间缘缘、增上缘、合之为“四”。并突出因缘为四中的重点,认为因缘是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可视为因中之因。四后被小乘和大乘认为是一切有造作事物借以生起的四类条件概括了一切因缘。《中论,观因缘品》:“一切有缘,皆摄在四,以是四,万物得生”。大乘中观学派强调缘起性空,因缘相对于“果”来说才有意义。   一切法莫非缘生,“”通名“原因或条件”,共分四...

    守 真

    |因果|四|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10/1846276234.html
  • 现量总说略有三种

    的颠倒现量,虽然也是现量,也可以说证到自相,但实际上并非真正的自相,所以也并非真正的现量。三、假说的现量。凡夫虽然有现量(如前五识、第八识、五俱意识等),但凡夫的粗显意识不能明确地感知到现量的境界...一、真正的现量。即是圣者实证世界本来面目的现量智证真实境界。所以我加了“真正”两个字强调说:“真正的自相系现量之所得,非以分别之假智能得知,而必须依证真之智慧方能证知。”二、颠倒的现量,错觉的现量...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085738562.html